首页 >> 三碳植物

湖北东西湖为青鳊养殖主产区亩产湖北之最瑶山母草

2022-07-13 21:08:57

湖北东西湖为青鳊养殖主产区,亩产湖北之最

东西湖是湖北青鳊养殖主产区域之一,青鳊单位亩产量为湖北之最。该地区养殖面积大且以精养鱼塘为主,池塘条件和电力配套设施齐全,亩投喂量在2.4~2.8吨之间,亩产量在2500~3500斤左右。大多数养殖户池塘总面积10~15亩…   东西湖是湖北青鳊养殖主产区域之一,青鳊单位亩产量为湖北之最。该地区养殖面积大且以精养鱼塘为主,池塘条件和电力配套设施齐全,亩投喂量在2.4~2.8吨之间,亩产量在2500~3500斤左右。大多数养殖户池塘总面积10~15亩,亩均利润5000元左右,产量高消费又相对稳定,鳊鱼养殖周期短斤鱼成本低,所以青鳊混养模式,在常规水产养殖中效益属于上等水平。

随着养殖模式的不断升级,饲料成本的涨跌,养殖效益的保障和提升越来越难的同时,养殖问题日益凸显,青鳊从业人员对系统化的、简单实用方案需求越来越明显。因此,为更好的推动区域内养殖模式升级,提升养殖产量及增加养殖效益,现结合澳华公司优质养户的养殖模式和养殖经验,进行青鳊高效高效养殖模式及关联技术总结,以期为持续提高从业人员养殖技术和养殖效益有所帮助。

1、青鳊放养模式

“年初放苗,年中起捕热水鱼2~3网,年底干塘”的混养模式,该区域以青鳊鱼养殖为主,配套放养鲫鱼,搭配花白鲢,该模式青鱼产量最高。养殖户对投放的鱼种未进行疫苗免疫,导致青鱼鱼养殖成活率相对较低。具体见表鱼1。

备注:表1,“年初放苗,年底起捕”的混养模式

2、饲料投喂技巧

投喂率:根据天气、水质、溶氧和鱼的吃食情况适当增减,一般日投喂率占鱼体重的1.0%~3.0%。湖北地区养殖季节分明,鱼类生长周期不尽相同,所以在不同的水温、不同生长阶段,青鱼对营养和饵料的需求有所差别,因此日投喂率有所不同。具体投喂率参考如下表2。

备注:按青鱼生长规格计算。

投喂餐数:指日投饲量确定后,一天投喂的次数。每天投喂3~4餐,如:8:00、12:00、16:00(每日3次);7:00、11:00、14:30、18:30(每日4次),合理投喂比例分别是3:3:4和2:3:3:2。首末两餐控制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1小时为宜。在这方面,很多养殖户认为无关紧要,不看鱼类健康状况及规格大小、不看天气变化随意增减餐数,忙了干脆不喂,导致耽误生长。

加料方法:前期3~5月份,加料周期为3~4天,每次加料量为日投喂量的8~10%;中期6~8月份,加料周期为4~5天,每次加料量为日投喂量的7%-10%;后期9-11月份,加料周期为7~10天,每次加料量为日投喂量的5%~8%。膨化饲料投喂后浮于水面,鱼类摄食情况一目了然,也便于管理。

投喂粒径:饲料的粒径选择,根据鱼类口裂高度2/3来定是通用规则,有些养殖户为图方便或不知道,经常投喂粒径不适合的饲料。饲料粒径大了小鱼口径小,难以摄食,耽误生长;颗粒太小了,大鱼消耗更多能量来摄食,同样耽误生长。所以必须根据规格和口径来选饲料粒径:青鱼规格0.1~0.5斤/尾,饲料粒径控制在2毫米;青鱼规格0.6~2.0斤/尾,饲料粒径控制在3.0毫米;青鱼规格2.0~5.0斤/尾,饲料粒径控制在4~5毫米。

3、池塘管理核心

气候是影响养殖的最核心因素,水质是影响养殖的重要基础,水生动植物的全年生理活动也随着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变迁而变化。气候可以通过影响水质从而影响养殖生产活动,因为气候环境每年都有一定的差异,因此要求养殖生产活动需要根据天气的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。也有规律可循,通常如下所示。

3-4月份,水温达到16℃时鱼类开始正常摄食,此阶段处于鱼类体质恢复期,通过投喂高品质和健康的饲料来迅速恢复体质,并通过肥水来稳定水质,降低早春季节鱼类的应激反应,快速恢复体质;

5-6月份,受气候和水温变化频繁的影响,青鱼处于“肝胆”疾病高发期,投喂膨化料来维护体质健康,每月定期内服2~3次保肝护肠产品,保肝健肠,提高青鱼免疫力,通过微生态制剂来稳定水质,平稳度过疾病高发期;

7-8月份,此阶段为高温季节,青鳊养殖处于高温投喂期,持续投喂膨化料来快速生长拉骨架,定期内服微生态制剂和维生素等,提高肠道消化力,使用底改产品定期改底,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,确保鱼类快速健康生长;

9-10月份,该季节水温和气温最宜,青鱼处于年度黄金生长期,投喂膨化料来快速生长增重,用化学制剂定期改底,预防倒藻泛塘,注意池塘安全;

11-2月份,鱼类处于休眠期,投喂品牌越冬料来保膘稳定体重,投喂量与水温密切相关,根据价格走势,适时干塘卖鱼。

4、热点问题探讨

水质调节问题:湖北养殖季节分明,春秋两季微生物和藻类整体生长繁殖能力弱,水体生产力不足。但青鳊模式花白鲢密度较高,对藻类的摄入量大,具有很强的控水作用。而到中期,温度、池塘对光能摄入强,池塘生产力和投喂量达到高峰期,同时伴随着热水鱼的起捕,白鲢的存塘量锐减,容易导致水体过肥。基于这种气候特点、模式特点,适宜的水质调节理念为:低温期通过补肥来提高水体生产力,产品投入为发酵有机肥、化肥和氨基酸等肥水产品;高温期通过补菌来转化有机质提高池塘生产力,投入产品为芽孢、EM菌和磷肥等。

然而,只看水质指标通常并不能说明水质的好坏。氨氮、亚硝酸盐指标反映了池塘氮肥的水平,对池塘水质的好坏参考意义非常有限。经验表明其变化规律主要受到天气变化、水体肥力等客观因素影响。

表3列举了水质稳定、吃食好、投喂稳定的好水的几条特点和判断方法

备注:表3为连续3年跟踪优质养户的水质标准。

青鳊抢食问题:

东西湖青鳊模式一直在变迁,目前投喂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:

养殖密度的提升与投喂量的提升不匹配,即为投喂量的增长幅度没有跟上密度提升的幅度,导致热水鱼鳊鱼的规格不理想。

吃食不均匀,混养模式下青鱼规格较大,霸占食场吃食长期占上风,另外,养殖密度过大、投饵机打不开,导致青鱼吃食过多,后期肝胆病,吃食不均匀的问题,在大塘中更为明显。

吃食不均匀导致问题的解决方法:目前为增加投饵机,扩大食场面积,在每年7月份第一网热水起捕时鳊鱼规格能达标。青鱼未发病的池塘投饵机数量为5-6亩/台,青鱼发病池塘投饵机数量为10~15亩/台,通过增加投饵机扩大投喂面积的方法解决了青鱼过多摄食的问题,预防了投喂过大导致的营养性肝胆疾病。

病害防控问题:

1、青鱼疾病可以预防,但难在坚持执行方案。青鱼抗逆性较强,也意味着发病后持续时间长,很难治疗等特点,主要原因方案中缺少对苗种质量的控制,另外系统方案中对投喂、水环境、内服保健等是持续系统的管理过程,某个环节不到位就会导致问题;如投喂率、水环境和内服保健能按方案执行到位,成活率有保证。

2、鳊鱼出血病基本可控。虽然7~8月份发病率高,但采用内服抗生素和水质调节等可有效控制病情,病害3天可控,养户并不担心。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案,在流行病来临之前,7月份第1网热水鱼鳊鱼尾数卖掉1半,第2网鳊鱼全部卖完,即可完全控制鳊鱼死亡问题。

3、7~8月份浮头严重的问题,调水改底只能改善,需要通过增加增氧机,提高池塘负荷量才能解决。7~8月份后浮头严重是高密度模式的结果,高存塘量已经超过池塘的负荷量,严重影响饲料效果表达。可通过及时卖热水鱼降低池塘存塘量,增加增氧机来提高池塘负荷量、晚上提前开增氧机等措施来解决。

有油真空泵

万用表线

迎宾旗杆价格

电机控制板

玩具小号乐器

蠡县古灵山天乐超市

城关区东部品牌服饰广场朱春莲服装店

黄平香里哒生态农业有限公司

周口市腾达家电商贸实业有限公司

陕西省药材公司府谷县公司麻镇药材站

友情链接